发布时间:
2025-01-06 14:36
信息来源:
库伦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分享到:
库伦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24年)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
内容真实性责任声明
学校对 库伦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4年度)及相关附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
特此声明。
单位名称(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名):
年 月 日
库伦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84年,是旗内唯一一所综合型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始终遵循“崇德尚学、修己已敬、精技致远、匠心筑梦”的校训,“明理、励志、修己、躬行”的校风,“心无旁骛、严谨治学、情丝铸魂、德教同行”的教风,“乐学、精技、强己、逐梦”的学风致力于学校发展。
2023—2024学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不断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加强内涵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办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进一步提升。
未来,学校将立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培养政治可靠、品德优良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不断丰富办学内涵,强化办学特色,提升教育质量,办成学生喜欢,家长需要,社会满意的职业教育。
目 录
图目录......................................................- 1 -
案例目录.....................................................- 2 -
图目录
案例目录
案例1.结对共建促交流——游学活动启动仪式............................-15-
案例2.现代服务业专业室开展踏青出游活动............................-15-
案例3.教案检查促规范 落实常规提质量...............................-16-
案例4.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板报活动...................................-17-
案例5.开展主题党日、团日活动.....................................-17-
案例6.联盟教研 携手共进——区域教研联盟活动..........................-18-
案例7.援建综合护理实训室揭牌仪式.................................-19-
案例8.开展主题党课活动..........................................-19-
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1.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在校生614人,教师79人,其中班主任23人,思政课教师 11人,德育工作教师17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党支部、校团委组织学生参加了一系列活动,一是圆满完成了库伦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有史以来五个第一次大型活动。第一次召开开学典礼、第一次开展全校师生开学第一课教授活动、第一次军训开闭营式活动;第一个志远班开班;第一届秋季运动会召开。二是组织模拟法庭、消防演练、防震安全应急演练、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三是完成游学活动。2024年6月,在密云区职业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一批共18名库伦职专学生到北京游学,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游学安排学生进行三方面的学习:一方面专业课程学习,借助密云区职业学校先进完备的实习实训设备和场地,掌握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是拓展课堂,学生们接受传统茶艺的熏陶、亲手制作美味糕点等等,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传统文化和劳动教育;再一方面是观光考察,参加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学生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参观颐和园,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得以潜滋暗长;参观鸟巢、水立方,感受双奥之城的魅力和祖国的强大,激发了学生们奋发图强、矢志报国的决心……
通过载体活动,学生文化课合格率为90%,专业技能合格率为90%,体育专任教师2人,美育课专任教师 5人,开展多样的体育活动,今年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614人,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达到99%。各类大赛、表彰获奖情况与上一年度相比有所提高。
1.2“双优”建设
学校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办好公平有质量、类型特色突出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一是推行专业室建设。成立志远班专业室、现代服务业专业室、现代农牧业专业室和现代制造业专业室,帮扶教师担任主任指导专业室建设,提质增效。二是“走出去”。借助“云青蓝”工程,学校17名教师到密云区职业学校交流学习并结对师徒。开展师徒结对公开课、“一师一优”直播课,观摩京郊职教联盟说课比赛,专业室集体备课,指导青年教师参赛等活动,积累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参加中小学网络党校为密云区职业学校组织的“用心打造心理课,用爱陪伴学生成长”专题培训8次,组织学生参加密云区职业学校组织的各类讲座6次,组织班主任参加密云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6次,组织师生参加密云区、丰台区4+5+N联盟思政大课堂4次,组织教师观摩京郊职教联盟说课比赛7人次,观摩密云区职业学校一师一优课10节,两校异地专业教研6次,北京市职教专家团队对库伦职专教育教学诊断2次。三是成立刘凤良工作室,以“名师引领、榜样示范、交流研讨、共同成长”为宗旨,以网络交流、集中研修方式提高成员的教师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务实创新,努力打造一支品德高、素质好、专业化的名教师团队,并充分发挥辐射引领效应,扎实推进学校师资建设。
1.3专业建设
学校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市场需求确立专业成为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又突出职教专业特色,所设置的专业比较热门且有持久力。学校开设畜禽生产技术、护理、机电技术应用、蒙医医疗与蒙药、幼儿保育、计算机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等九大专业。
1.4教材建设
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向,严格执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规范教材征订和使用。多年以来,为了规范使用教材,学校成立了教材征订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加强对教材征订的领导,成员由专业室主任、教务处负责教材征订的人员组成,学校专门制订《库伦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材管理办法)》。每年的招生专业及教材的选用均由各专业室主任提出草案、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审核,分管校长签字通过后方可征订。
学校在教材选择上,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严格教材审核过程,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教材。严格执行教材教辅材料准入制度。坚决不征订指导目录以外的教材和各种练习资料,严格执行教材征订正规渠道。学校教材多数为高教出版社出版,其他书目是根据专业需要选用其他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规范教材,教材印刷字迹清晰、配图形象生动,无劣质印刷品。2024年,学校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等严格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使用教材。
1.5教学改革
学校结合中等职业交朋友特点和学生实际现状,创新教学观念,调整培养目标,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了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学校调整培养目标,以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开展模块教学,强化项目训练。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别采用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制订相应的分层次考核标准,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把同一专业划分为多个发展模块,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模块加强学习,开展模块教学。学生将通过社团活动的形式来加强模块教学,让学生学有所长。
1.6信息化建设
学校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办好公平有质量、类型特色突出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召开调研、研讨会,就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任务项目承接任务逐一研讨,通过研讨,为学校提质培优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预计完成培训100名左右德育骨干管理人员、思政课专任教师任务,德育骨干管理人员、思政课专任教师情况:德育骨干管理人员年度培训110人、思政课专任教师年度培训110人;预计完成分级培育遴选10个左右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规划方案;预计完成10个左右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实施方案的制定。预计完成10个左右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实施方案的制定。预计完成20门左右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情况:继续教育网络课程30门,教师用户79人完成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学习任务;参加省级及以上培训的管理干部人数占管理干部总人数比例为30%,学校管理干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共20期,参与培训人数10人;完成遴选36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情况:学校积极参与全市职业院校教师业务能力大赛。学校派出14名教师参赛,14名教师全部荣获市级奖项,获奖率100%。
1.7贯通培养
学校成立了由校领导及各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分析、研究校企合作的模式、方法,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办学方向,全面指导协调学校校企合作各项工作。学校先后与通辽职业学院,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四所院校签署了“3+2”联合办学协议,打通了升学渠道,帮助有意愿继续深造的学生实现大学梦。
1.8职普融通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精神,学校2024年继续构建“普职融通,共促发展”普高教育与职业教育开放衔接的教育“立交桥”。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高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普高职高相互融合、给学生二次选择的机会。2024年秋季招收职普融通学生100人。
1.9科教融汇
学校积极推动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通过校企合作,改革了课堂教学方式。结合企业的需求和学生实际,降低了教材的难度,强化了专业课实操技能要求,以技能项目带基础理论,降低难度,因材选学”的办法。根据企业和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推行“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和“一体化教学”,实现了由讲授式向启发式转化、由课堂教学向现场教学转化、由传统教学手段向现代教学手段转化,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符合市场和企业的发展需求。
1.10培养规模
库伦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84年,是旗内唯一的综合型中等专业学校。库伦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84年,校园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事业编制83个,在编教职工79人,学校开设10个专业,有学生614人。学校现有仪器设备总值500万元,生均图书70册,学校具备全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两大职能。学校短期职业培训有家政服务、砌筑、电焊技术、餐饮、现代农牧业、汽车驾驶、食用菌栽培技术、防疫员、果木修剪等专业。为全旗的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柱和技能支撑,为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搭建了平台。
1.11技能大赛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技能竞赛工作。学校成立了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教务处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竞赛工作领导小组。教学上增加实训学时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的同时积极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学校每年开展技能展示活动或校级技能竞赛,促进学校技能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2024年学校有24名学生全市中等职业技能大赛中并分获一、二、三等奖。
1.12创新创业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学校与内蒙古库伦蒙药有限公司、内蒙古东蒙水泥有限公司、国电和风风电开发有限公司库伦分公司、库伦旗协力光伏有限公司、库伦旗宏远供热有限责任公司、库伦旗和康源饲料有限公司、库伦旗利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通辽市荣光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通辽市中领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通辽市阔鹏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又与库伦旗人民武装部建立参军报国预征排。合作企业成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学校完善管理,狠抓质量,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拓展办学渠道,激发办学活力。实现了校中有企、企中有校的新局面,真正实现了校企双。
1.13培养质量
就业(含升学)146人、就业16人、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162人、毕业生就业满意度99%、用人单位满意度99 %。其中升学146人、通过3+2贯通培养升学110人、通过中职对口高考升学3人、升入本科院校1人。
2.服务贡献
2.1服务自治区重大项目
学校以服务国家、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促进就业为导向,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内蒙古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五大任务”,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为社会输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持续铸牢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根基,不断提升服务国家、自治区战略能力,不断探索典型经验。
2.2行业企业
通过校外教育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形式广泛地开展校企合作,使学校和企业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实现了校企双赢。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获得了实际的工作体验,学生专业技能强,质量高,有特色,能顺利就业。通过校外教育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形式的校企合作,培养和顶岗实习等形式的校企合作,使学生在校求学期间能有机会到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按照企业实际的生产和服务要求参加工作实践,获取工作经验,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了企业等用人单位录用新员工所需的工作经验。校企合作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使毕业生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在实习期间,学生参与工作实践,有利于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对岗位、职业的感情,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同时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以真正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这些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这是岗位实践活动以外任何形式无法完成的。
2.3乡村振兴
2.4社区教育
2.5区域合作
2022年8月中组部“组团式”帮扶10名教师到岗开展工作以来,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更加明确,为学校引入了现代办学的思想,逐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科技含量;帮扶学校通辽市工业职业学校捐赠新能源汽车一台、价值60万元的机电实训设备。捐赠价值40余万元的学生实习实训设备及2万册图书;帮扶学校北京密云职业学校捐赠库伦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5万元现金、图书10000册及价值100万元的学生实习实训设备。通过开展了一系列帮扶互动活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变,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6职业培训
学校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开展农牧民培训项目,2024年培训农牧民256人次,通过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技能、兽医人员培训,将能普遍提高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逐步把农牧民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律的新型农牧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文化传承
学校践行以文化育人的理念,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丰富学校文化建设,形成文化氛围,打造文化校园。
3.1传承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对传统节日只限于吃喝范围,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核理解不深入。为此,政教处开展了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每当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来临时,班主任组织班级学生开展传统节日主题班会,并设计制作主题板报,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学习了传统文化,理解并领悟了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3.2传承红色文化
学校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通过主题学习,制作主题版报,开展主题活动,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思想根植于学生心里。
3.3传承地方文化
库伦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安代舞”的发源地,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安代舞是蒙古族古老的集体舞,为传承这一古老舞种,学校组建了安代舞蹈队,传承安代艺术。
3.4打造书香校园
为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飘逸校园,学校把创建“书香校园”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创设优美的书香环境与浓郁的读书氛围,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读书习惯,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先后开展百人诗词朗诵活动,并将读书活动纳入平时的晨读和午读中,打造书香校园。
4.国际合作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目前还没有参与国际合作。
5.产教融合
5.1校企双元育人
多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实施双元育人机制,成立了“双元”育人领导小组,实现了校企融合、教育教学和企业生产的对接。通过校企合作,改革了课堂教学方式。结合企业的需求和学生实际,降低了教材的难度,强化了专业课实操技能要求,以技能项目带基础理论,降低难度,因材选学。根据企业和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推行“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和“一体化教学”,实现了由讲授式向启发式转化、由课堂教学向现场教学转化、由传统教学手段向现代教学手段转化,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符合市场和企业的发展需求。
5.2集团化办学
学校积极参加“近光课堂”活动,“近光讲堂”是为贯彻落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深化京蒙教育东西部协作工作的协议》,以数字技术打造京蒙教育协作新质生产力,发挥“京蒙教育协作智慧平台”对京蒙教育协作倍增效应,2024年,自治区教育厅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将依托平台引入“近光讲堂”等北京市教育品牌活动资源,助力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5.3基地建设
学校积极改善教学实训条件。目前学校拥有实训场地面积1045平方米,现有护理实训室、车床实训室、焊接实训室、汽修实训室、畜牧兽医实训室、信息化实训室、幼儿保育实训室、练琴房、画室等,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求。建成了集教学、实训、培训、就业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实训设备的数量和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实训条件明显改善,技术技能培养能力大大提高。学校又与内蒙古库伦蒙药有限公司、内蒙古东蒙水泥有限公司、国电和风风电开发有限公司库伦分公司、库伦旗协力光伏有限公司、库伦旗宏远供热有限责任公司、库伦旗和康源饲料有限公司、库伦旗利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通辽市荣光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通辽市中领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通辽市阔鹏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建立校外合作基地,又与库伦旗人民武装部建立参军报国预征排。合作企业成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学校完善管理,狠抓质量,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拓展办学渠道,激发办学活力。
6.发展保障
6.1党建引领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制度,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按时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积极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加强党员管理,按时做好党费收缴工作。学校每天为教职工印发政治学习相关材料,并撰写学习笔记,党支部引导全体教职工主动学习。学校党支部鼓励广大党员通过“学习强国”、“库伦云党建”等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为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召开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会、专题培训会、召开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专题学习会。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更加注重”“三个实实在在”重要要求,持续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6.2政策落实
6.2.1国家政策落实
落实学生资助情况: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严格审核申请国家助学金学生提报的资料,对拟资助学生进行公示,确保不随意扩大资助对象范围。对于非新生,除了上述审核项目外,还结合学生在校表现,查阅学生是否有违纪处分记录等情况,确认学生受助资格。特别加强了对学生是否退学的审核,杜绝了虚报、冒领等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2024年共发放助学金363750元。上级财政部门予以足额拨付免学费资金,学校严格按照免学费资金使用规定进行使用。
6.2.2地方政策落实
库伦旗委、旗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明确发展定位,加强督查考核,及时协调解决职业教育经费筹集、基础建设等问题,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严格遵守《职业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规范办学行为。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领导班子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重大事项都经教代会研究通过,自觉接受师生监督。深入开展体系制度建设,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6.3学校治理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创新,永争一流的干事创业氛围,始终遵循“崇德尚学、修己已敬、精技致远、匠心筑梦”的校训,“明理、励志、修己、躬行”的校风,“心无旁骛、严谨治学、情丝铸魂、德教同行”的教风,“乐学、精技、强己、逐梦”的学风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狠抓工作落实,学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机制完善。制定有学校《章程》,党群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企共建等管理制度,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有各类安全管理预案,形成制度汇编。使教学管理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学校班子成员在工作中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沟通、相互信任,和谐相处。在工作面前,默默奉献,常常加班加点,牺牲休息时间,毫无怨言。
6.4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学校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学校有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招生就业办公室、培训处、总务处等行政管理机构;有党支部、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志愿者等党群组织。学校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职责明确、分工协作,党群组织在学校发展中的监督与引领带动作用凸显,学校工作有序健康开展。
为进一步规范及教学秩序,学校制定和完善了《《库伦旗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章程》、《库伦旗民族中等专业学校考勤制度》、《库伦旗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库伦旗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岗位职责》,并制定了《班级量化综合管理办法》、《校级评优课评比方案》《校级骨干教师认定办法》等制度文件,并已分步逐项执行,效果较好。
6.5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责任心强,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学校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83人,现有教职工79人,专任教师65人,其中专业教师25人,双师型教师12人;学校制定有校本研训工作方案,校本研训有目标、有步骤、有措施。教师继续教育及时布置,及时督促,及时登记,年度继续教育签证率 100%,合格率 100%以上。抓住“组团式”帮扶机遇,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有效培养一批本土高质量的骨干教师,利用密云职业学校教育资源,提高学校教师业务能力。一是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北京市密云区职业学校结对帮扶库伦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公开课教学教研活动。通过本次活动北京市密云区职业学校领导和教师们对韩美玲、李晓兵、姜馨媛、苏琪四位老师的课程给予肯定。二是开展党员示范课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引领示范作用,加强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融合,展示党员风采,树立课堂标杆,引领广大教师不断提升课堂教育教学水平。三是开展统编教材听评课活动,提高了各学科教学水平,加强了对课程的把握和执教能力。
6.6经费投入及其他发展保障方面特色工作
6.6.1经费投入
近几年,上级下拨免学费、助学金补助资金按标准足额拨付到位,学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到位。
6.6.2其他发展保障方面
学校积极出台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政策和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表决学校重大工作,保证政务公开透明。建立部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环节领导干部管理,确保事事有落实,实行绩效管理。
学校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积极出台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政策和制度。
7.面临挑战
学校紧紧抓住职业教育发展机遇,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基础,在办学体制机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校企合作、职业培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
挑战1:办学条件还存在较大差距。学校现有教学楼5183平方米,车间645平方米,宿舍1812平方米,食堂200平方米。学校占地面积只有40100平米,实习实训无法有效展开,也不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对场地的需求,严重影响学校发展。需要改扩建教学楼、食堂和学生宿舍,但旗财政资金紧张。
挑战2 :学校生源基数较小,学校招生链脆弱。库伦旗初中毕业生虽年年有所提升,但增幅不大。目前学校招生链相当脆弱,秋季招生上不了规模,平时招生顶多可以补缺流失。一旦政策有变 ,学校将面临严重生存威胁。
挑战3 :教师队伍还需要强化。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数量、质量、结构、能力水平等方面的不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和提升。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央统战部等五部委《关于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的意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各族青少年跨区域、全方位、多样化交流活动为抓手,促进各族青少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真正成为具有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为进一步做好“组团式”帮扶工作,促进京蒙两地职业教育交流,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库伦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高质量发展,5月30日,密云库伦青年交流活动暨库伦职专游学活动启动仪式在密云职业学校举行。
图 1 游学活动启动仪式
为丰富学生们的课外生活,让学生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进一步拓展视野,5月8日,库伦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现代服务业专业室全体师生开展了“展现青春活力 追逐时代梦想”踏青出游活动。此次活动,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拉进了师生关系,对于每一名学生来说,是学以致用、磨炼意志的好机会。同时,这样的活动也是学校校训最好的行动诠释;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一次青春远足,也是一次励志教育,更是一次对自我的挑战和超越。
图 2 现代服务业专业室开展踏青出游活动
为加强常规管理,抓好、抓细、抓实各项常规工作,及时发现和整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库伦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于11月12日开展了本学期中期教案检查活动。本次检查重在把脉学校全体任课教师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 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信息化技术、教学评价、教学重难点、教学实施等方面的特色与问题。本次教学常规检查共检查了65名教师的63科教案,评选出A级教案编写教师22人,并将22本教案集中展示。
图 3 教案检查
10月23日是传统节日重阳节,学校开展了重阳节感恩活动,班主任带领学生进行认识重阳节主题班会,设计班级板报,并要求为家中老人做一件小事,可以做一顿饭、干一天家务、打一个电话等。学生们在学习实践中,认识到了重阳节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也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感情。学校舞蹈队还到旗敬老院慰问演出,为老人送去精彩的舞蹈表演和马头琴演奏。
图 4 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板报活动
5月9日,库伦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党日、团日活动在旗“石榴籽”广场举行。学校全体党员、校团干部参加活动。活动上,学校党支部书记林显阳带领全体党员再次学习和巩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重温民族团结故事。最后,全体师生在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籽雕塑前共唱《爱我中华》。
图 5 开展主题党日、团日活动
11月1日,由旗教育体育局主办,旗教育研修中心承办的区域教研联盟活动在库伦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举行。20名承担旗级公开课、示范课、学术讲座的老师按照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信息技术等学科开展活动。本次区域教研联盟活动是一次教育教学思维的碰撞,教师间形成了相互学习,不断探索,勤于反思的良好氛围。学校表示,将一如既往,依托教研引领,深化课堂改革,提升课堂品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图 6 区域教研联盟活动
9月12日上午,库伦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通辽职业学院举行了援建综合护理实训室揭牌仪式。此次由通辽职业学院援建的综合护理实训室,扩充了学校教学资源,极大地解决了学校护理专业实训设备短缺的问题。同时,通辽职业学院还将通过名师示范课、培养青年教师、两地线上同上一堂课、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等形式活动,共享教学资源与平台,进一步促进学校护理专业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图 7 援建综合护理实训室揭牌仪式
案例8.开展主题党课活动
依照中共库伦旗委《关于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体要求,库伦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党支部先后开展 “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家精神”党课活动。学习中强调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的二十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员要深刻领悟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加强党员的先锋作用,将课程思政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